当前位置: > e世博官方网站 >
设计总院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4-01-19 [浏览量:2]
摘要:铅垂面气动系统齿槽底宽反转液力变矩器名义中心距刚性轴承公法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94亿元,同比增长18.70%,新签合同40.27亿元,同比增长1.86%,在手订单76.07亿元,同比增长14.59%。 省内市场方面,公司持续加强经营开发力度,紧密跟进省内

  铅垂面气动系统齿槽底宽反转液力变矩器名义中心距刚性轴承公法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94亿元,同比增长18.70%,新签合同40.27亿元,同比增长1.86%,在手订单76.07亿元,同比增长14.59%。

  省内市场方面,公司持续加强经营开发力度,紧密跟进省内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市政道路、水运水利等重点项目,稳步扩大市场份额。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以S215定东至义和路段公路改建设计施工总承包、“S18宁合、S48合叶高速(淮桐高速-含山界)和S90芜合高速肥东支线(芜合高速-宁合高速)工程工可、勘察设计、设计咨询及S11巢黄高速公路合肥至无为(石涧)段工程设计咨询招标1标段”、“南京至九江高速公路望江至宿松段和安庆至九江高速公路宿松支线两项目工可、勘察设计”、淮南港寿县港区新桥综合码头工程、五河县十四五期间交通工程可研及勘察设计项目等为代表的省内项目,省内市场新签合同额共计31.46亿元;实现收入21.37亿元,同比增长20.28%。

  省外市场方面,公司实时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重大国家战略规划,加强省外属地化经营力度,不断扩大网点布局。依托甘肃天成、四川天设、杭州天达、广东分公司、湖南分公司等驻外机构,进一步巩固属地化生产经营优势,辐射周边省份交通工程市场。作为安徽省交通设计骨干企业,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一带一路”战略,技术服务已成功输出到非洲的莫桑比克、刚果(金)、贝宁、赞比亚以及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和南亚的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乌兹别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以四川省S45盐亭经江油至茂县高速公路工可和勘察设计第盐茂A1标段、甘肃省陇南市西和至宕昌高速公路项目XDGSCS2标段初步勘察设计、云南省水富至绥江高速公路和G4216宜宾新市至攀枝花段新市至绥江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勘察设计、平陆运河工程两阶段勘察设计第四标段、兰考至沈丘高速公路兰考至太康段项目施工监理(LTJL-1)标段为代表的省外项目;公司积极拓展境外业务,先后中标马达加斯加图阿马西纳港口到2号国道快速路改扩建及RNS5国道整治第一标段桥梁施工图设计、援古巴猪牛屠宰加工厂设计项目为代表的境外项目,省外市场新签合同金额共计8.81亿元;实现收入6.57亿元,同比增长13.82%。

  勘察设计类业务,公司不断扩大市场经营力度,扎实巩固核心业务板块,积极开拓市政、城建、水利水运等领域项目,促进产业链横向拓展。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以五河县十四五期间交通工程可研及勘察设计项目、天天高速公路无为至安庆段施工图勘察设计、G3京台高速公路蚌埠互通至路口段改扩建工程施工图勘察设计、窑河-高塘湖复航工程前期咨询及勘察设计服务、S18宁合高速公路(马鞍山段)勘察设计及咨询等相关服务项目SJZX-1标段为代表的勘察设计业务;

  取得以S24杭合高速(滁合高速至含山界)等高速公路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北段改扩建等项目设计咨询和地勘监理SJDK-1标段、新安江旅游航道整治工程项目总体开发方案及工程可行性研究招标采购项目、兆西河航道凤凰颈船闸工程可行性研究、安庆至望江高速公路(北沿江高速安庆至望江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等为代表的咨询研发业务;

  取得以五河至蒙城高速公路项目土建工程中心试验室、滁州至合肥至周口高速公路合肥段中心试验室、阳春至信宜(粤桂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心试验室试验检测服务JC2标段、G36宁洛高速公路明光至蚌埠段改扩建工程中心试验室、沪渝国家高速公路安徽省广德至宣城段改扩建工程中心试验室等为代表的试验检测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勘察设计类业务新签合同金额共计22.61亿元;实现收入17.86亿元,同比增长19.43%。

  工程管理业务方面,公司加强产业协同发展战略,积极配合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项目工程管理任务,同时加大经营开发力度,积极拓展省外监理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以兰考至沈丘高速公路兰考至太康段项目施工监理(LTJL-1)标段、中山市民古路一期工程施工监理、沿黄高速公路武陟至济源段施工监理、陕西省鄠邑经周至至眉县高速公路PPP项目施工监理、中山市南三公路(南头至黄圃段)快速化改造工程施工监理等为代表的工程管理业务,新签合同金额共计2.07亿元;实现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7.68%。

  工程总承包类业务,公司扎实推进EPC总承包业务,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综合交通领域拓展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以S215定东至义和路段公路改建设计施工总承包、G206赤头至黄泥段一级公路建设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S42黄祁高速祁门西出口道路连接项目EPC总承包、安徽皖通高速(600012)公路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营运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改造提升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等为代表的工程总承包项目,新签合同金额共计15.59亿元;实现收入8.74亿元,同比增长19.06%。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培育生态环境、韧性城市等城建业务,并在基础设施、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建筑设计、景观和环境治理等方面提升业务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取得了抱书河和双桥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污水综合整治工程排查设计、合肥市包河区许小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设计、临泉县城镇开发边界外“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项目、合肥未来科技城概念总体规划设计、肥西县城关合流道路雨污分流及紫蓬镇梳头河流域管网综合整治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等城建类业务的新签合同约2.16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建立了全省城市桥梁基本信息数据库,自主研发的安徽省城市桥梁信息管理系统在繁昌等地应用,完成了以交通强国试点项目为代表的关键交通基础设施集群监测和工程康养平台研发;在持续巩固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及市政道路智慧康养业务的基础上,公司充分利用设计前端优势,积极开拓诊断-设计-施工一体化业务链,取得了利辛东综合养护工区提升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2022年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升级改造项目、2022~2023年度安徽省部分高速公路跨江河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维修及安装工程等项目的新签合同约6,228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补齐综合交通业务短板,成立省内首家民航设计院,综合布局航空规划、工程设计、适航性检测与养护、信息工程、咨询与政策标准等五大核心业务,取得了枣阳市通用机场建设项目选址、可研、初设及航空产业园总体规划编制及报批等咨询服务、伊吾通用机场建设工程全过程咨询、设计及其他相关服务等10余个项目,新签合同约2,319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立足行业能力,围绕高质量发展,从“赋能增效、创新拓展、能力提升”三个方面推进相关工作,在大数据与云业务、智慧交通研发与咨询、数字化建造技术、机电与信息化集成等业务领域拓展得到一定成效,为西和至宕昌高速公路、诸暨市西二环路快速化改造工程EPC总承包、珠海市高新区金溪大道、S10&S63怀远至凤台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提供了工程数字化技术应用服务;为G3京台高速公路大刘郢枢纽至蚌埠互通段改扩建工程、合肥市包河区设计总承包等重点项目投标前期工作提供BIM和GIS技术赋能。

  报告期内,公司利用云平台技术和大数据中心资源,陆续获得交控集团大数据中心租赁运维、财务共享中心云桌面服务和集团大数据中心系统迁移等业务;推动智慧交通业务拓展,承接智慧交通技术应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咨询、六安市智慧交通发展目标及指标研究咨询业务,中标安徽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管理平台优化升级专项设计;完成了交通强国试点工程宁芜智慧高速专项设计,继续推进宣广高速智慧高速技术方案施工图设计;大力拓展智能与机电集成及交安EPC业务,先后承接了六安北中心隧道火灾探测与报警系统、服务区职工食堂“气改电”等多个一体化项目;新签数智化业务合同约2,447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组建了安徽桐城投资公司、交铁工程公司、贺州交通公司,取得了以寿县寿蔡路改造提升项目土石方、道路排水工程及电力排管工程合同为代表的新签合同额3,750万元。

  2022年三季度,49家以设计咨询行业为主的上市公司行业净资产收益率为3.18%(归母),较上年同期下降49.12%,下降幅度较大。

  新时期下,工程咨询设计行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方面:城镇化进程仍有中长期发展需要,行业还有发展空间;围绕着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城市群及都市圈建设及“双碳”目标等,行业迎来新的市场机会;国企改革、资质改革等政策红利的释放,促进优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以“BIM+”、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绿色建造和智能建造技术推动行业创新发展,数字化企业建设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挑战方面: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区域发展差异给企业带来市场的不确定性;市场对综合化、一体化的服务需求持续增强,集成服务是企业的发展要求,工程总承包模式加速推进背景下,施工行业持续挤压勘察设计行业的市场空间;人才流动加剧,人才竞争愈发激烈,对企业管理、运营提出更高要求;行业发展日益分化,集中度逐步上升。

  公司在科研水平、业务技术、企业资质、品牌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是安徽省属企业首家、全国公路设计行业第6家、全国第80家获得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单位,也是全国同时拥有工程勘察综合甲级、城乡规划编制甲级、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的企业之一。

  报告期内,2022年公司再次入围全国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利润规模双“50”强;入围2022年安徽上市公司(共160家)发展多项榜单,其中综合发展能力排第17、营运能力排第1、创新能力排第13、ESG绩效排第19。

  2022年,全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8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其中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万亿元,同比增长9.7%;水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79亿元,同比增长10.9%;民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200亿元,同比基本持平。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目前,稳投资依然是稳增长的重要手段,国家通过稳投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在持续发力,预计2023年国家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基建投资增速将稳步提高。

  2022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长三角一体化、成渝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战略规划深化实施。报告期内,《2022年安徽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项目计划》发布,安徽省将围绕区域协调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等8个方面,实施163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1.2万亿元,其中93个项目列入中国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年度重点工作;《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重大项目名单》正式印发,总投资超2万亿元,其中2022年计划投资1,835亿元,涉及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共建科技创新中心、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生态共建共保、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六个领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进入实施关键期,广东将加快形成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布局,“十四五”期间高速公路计划完成总投资约1.3万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区域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投资将超过2万亿元,确保到2025年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基本形成。

  报告期内,公司所辖子公司四川天设、杭州天达及广东分公司、云南分公司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拓展省外区域市场,云贵川、长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新增合同额合计约4.14亿元。

  2022年,安徽省适度超前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推动一批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高达1,338亿元,同比增长41.6%。公路建设快马加鞭,2022年共开工18个项目、802公里高速公路,全省在建高速公路里程2,142公里,达到历史新高;“县城通高速”行动首战告捷,合枞高速、合六改扩建等8个项目、519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通车里程331公里,六车道以上占比14.6%。普通省道提质升级,新增一级公路通车里程558公里,长距离、连续性一级公路通道加速形成;江淮运河成功试通航,合肥东航码头等5个项目提前开工,沱浍河航道宿州段等3个项目整治完成,涡河航道一体化开发全面展开。机场建设步伐加快,安庆机场新航站楼建成投用,合肥、阜阳、池州机场改扩建加快建设,肥东、砀山通用机场如期建成,金安、旌德、明光通用机场顺利开工,界首、泗县等通用机场稳步实施。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配合省交通运输厅梳理省重点项目进度计划,在紧密跟踪省内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市政、城建、房建、水利、航空等新业务领域,实现省内市场新签合同额31.46亿元,省内市场持续稳固。

  作为国家强力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国航空运输行业近年来发展潜力较强,机场建设和改造服务需求较大。《“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将持续加大建设投入力度,扩大优质增量供给,预计到2025年,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70个以上。2022年民航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200亿元。从民航业市场特点来看,目前,尽管机场建设行业对于外部企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受限于行业壁垒,当前业内竞争者有限,行业集中度较高。

  作为全国第三个、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全域低空空域改革试点省份,安徽省近年来正不断推动通用航空跨越式发展。安徽省“十四五”规划提出,优化提升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功能为重点,实施“翅膀上的安徽”建设工程。一方面,完善运输机场布局,实施合肥新桥等机场改扩建;另外,推进肥东白龙、肥西官亭、肥西严店、巢湖、庐江等一批通用机场建设。规划还明确,将加强以合肥为中心,芜湖、蚌埠、阜阳、安庆、黄山为支撑,其他各市为节点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实现枢纽城市与干线网络一体化衔接。

  报告期内,公司抢抓行业机遇,适时组建民航设计院,积极扩大资源投入,加强专业团队培养和人才引进,依靠咨询、规划、检测等技术优势,在民航领域不断发力,新签民航类业务合同约2,319万元。

  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发展,《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要建设轨道上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加快规划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城市群城际铁路,支持其他有条件城市群合理规划建设城际轨道交通。根据国家《“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预计“十四五”时期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为10,000公里,截止至2021年底已运营约8,135公里,轨道交通行业将由“高速、重载”向“绿色、智能”方向转变,加快多种交通方式、多种模式轨道交通之间融合衔接,项目建设中将更加注重轨道交通沿线城市设施开发和资源整合。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轨道交通类业务,不断积累相关业绩,新签轨道交通类业务合同约1,454万元。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建造能力不断增强。据统计,得益于我国有效的防控政策和经济修复政策的出台,2021年以来建筑业总产值保持一定韧性,近五年(2015~2020年)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为6.34%,市场空间广阔。从政策层面上来看,《“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安徽省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支持建筑业提升高端市场设计和施工能力,发展工程总承包”。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以文化、教育、康养、体育建筑为主的公共设施建筑市场空间较大,特色中小城镇正成为建筑市场新的增长极。此外,高铁、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由此将带来大量的车站、配套商业、服务区的建设与升级改造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增强经营开发能力,持续拓展房建领域市场,新签房建类业务合同约8,639万元。

  2022年3月,《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印发,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4月,《“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印发,提出在基础设施领域,围绕推进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布局完善、立体互联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研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关键技术等任务。

  报告期内,公司在大数据与云业务、智慧交通研发与咨询、数字化建造技术、机电与信息化集成等业务领域拓展得到一定成效,新签合同额2,447万元。

  公司是一家为交通与城乡基础设施、资源与生态及环境、智能与信息化系统等工程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是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合肥市桥梁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市港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单位和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研究中心成员,建有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研发中心、工程智能建造研发中心、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主营业务是为交通与城乡基础设施(道路、桥梁、隧道、港口、航道、轨道、交通工程、岩土、风景园林、给排水、建筑、结构等)、资源与生态及环境(保护、修复、防灾、治理与开发利用等)以及智能与信息化系统等工程提供投资、规划、咨询、项目管理、勘察、设计、监理、检测、建造、运维、技术、装备和建筑材料开发与中介、总承包和对外承包工程等服务,同时提供相关的集成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和相关产业链延伸业务。主要业务类型包括咨询研发、勘察设计、试验检测等工程前期勘察设计类业务,工程监理、工程代建、运行维护管理等工程建设、运营期的工程管理类业务,以及总承包、专业化施工、PPPEPCBOTBTPMCEMC、资本投资等产业链延伸业务。目前已形成面向全国、涉足海外,涵盖“路、城、水”三大业务领域的多元化经营格局。

  公司拥有涵盖公路、水运(含港口河海工程)、建筑、市政公用工程、岩土工程、工程测量、水文地质、其他(城市规划)等多个专业方向的工程咨询甲级资信等级、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和土地规划丙级资质、地质灾害防治丙级资质,致力于为公路工程、港口河海工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等多个专业方向提供战略、区域及专项规划、城乡规划、工程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和工程可行性研究、评估咨询、工程后评价、专题、专项研究等咨询类业务,以及相关的科技研发、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

  公司拥有工程勘察综合甲级资质、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在工程勘察领域,公司可承担除海洋工程勘察外的各类工程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业务,规模不受限制;在工程设计领域,公司可以承担电力、化工石化医药、核工业、铁道、公路、民航、市政、建筑等全部行业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业务,以及工程总承包业务、项目管理业务,其规模不受限制。公司致力于为公路与城建领域的总体方案、路线、大型枢纽互通、路基(特殊路基)、路面、桥梁、隧道、轨道、交叉、景观、环保及相应拓宽改建等提供勘察设计业务和总体解决方案;为桥梁领域的总体方案、结构、健康监测、加固及相应拓宽改建等提供勘察设计业务和一体化解决方案;为水运领域的港口、航道、船闸、防波堤及相应改建等提供勘察设计业务和总体解决方案;为建筑领域的高速公路房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汽车客运站、物流中心、办公楼宇、工业厂房等工业与民用建筑提供勘察设计业务;为景观领域提供相关景观理念总体方案、景观设计,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的保护、治理、修复与设计。同时,为工程设计提供基于BIM技术的数字化交付。

  公司拥有公路工程、桥梁隧道工程、水运材料和结构等多项综合、专项甲级资质,获得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关于铁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机构资格认定。通过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第三方试验室)或派驻方式承担公路、水运交通等工程领域项目业主、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社会各单位委托的原材料检测、工程改扩建检测评定、施工过程监测监控、中间质量督查、交竣工验收质量检测评定、运营维护健康检测以及仲裁性质的试验检测工作,出具试验检测报告,提供数据和服务支持。基于工程“高、精、专”专业技术服务与咨询研发业务群的全过程一体化的咨询服务,推进“工程健康监测+诊断+设计+修复”工程运维产业链业务。

  公司具备公路、水运工程及特殊独立大桥、隧道工程监理甲级资质和市政、建筑、水利水电、机电安装工程监理乙级资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工程建设的工程监理、工程代建、运行维护管理等建设、运营期的工程管理类业务。

  公司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公路养护三类甲级资质和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及对外承包工程能力。公司具备总承包、专业化施工、PPPEPCBOTBTPMCEMC、资本投资等相关产业链延伸业务能力,推进打造“工程投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工程建造产业链。

  公司致力于核心业务的多领域延伸,积极探索PPP、全过程工程咨询等业务模式,立足工程全过程产业链的价值共享,为客户提供包括融投资、科研、勘察、设计、施工、生产等在内的全过程服务。不断推进数字化赋能业务,开发智慧工程业务产品,推进产业化运营。

  公司秉承“专注、共鸣、分享”的经营理念,全面推行“平台化运营、专业化分工、单元化核算、定额化管控、一站式服务”的经营模式,着力提升职能管理机构、科技研发机构和事业运营机构的协同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构建“柔性后台+赋能中台+敏捷前台+多元生态体”为主线的反应敏捷与执行高效的平台化组织,不断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

  业务运营平台是公司业务运营的枢纽和核心,其对外拓展业务、对内监控合同执行,推动产品创优、技术创新、项目增效。各业务运营平台通过营销体系、客户渠道和各种信息网络,搜集招标信息或投标邀请,通过对各类信息的评审和比选,参与项目投标,以竞争投标方式获取项目;另外,公司也接受项目建设单位基于对本公司良好业绩和口碑的认可,在对公司的行业声誉和优势地位进行考察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等相关规定直接委托;或者,建设单位发出投标邀请,公司以投标方式承接各项业务。项目获取后,职能管理机构根据所承接合同的类型不同和建设方需求,按照勘察设计类业务(勘察设计和咨询研发、试验检测)、工程管理类、工程总承包类或者集成一体化多类型组合等不同业务类型特点组织项目立项、任务书下达、项目策划和计划编排,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相应采购流程与管理办法采购必要的专项成果、科研支持、劳务、办公用品及设备,过程中按照质量、进度和安全等内控要求严格监督和校审、审定,项目结束后按照各相关要求和制度进行规范的汇总、归档、总结和交付。公司通过业务运营平台、事业部及各经营单位进行市场布局、开拓市场业务,不断建立和完善经营渠道,逐步建立起面向全国、涉足海外的多层次、多区域的营销体系和客户渠道。

  公司在对宏观经济形势洞察及行业发展趋势把握的基础上,打造了公司“1233”总体战略模式,坚持“一体、两维、三驱、三布局”的螺旋式发展,“一体”为工程建设提供跨区域、多领域集成一体化的产品与服务;“两维”中一维是勘察设计,另一维是跨界发展;“三驱”是科技+创新+文化,“三布局”是路+城+水,“涡轮模式”以三布局为基,三驱为核,两维为本,一体为轴。

  报告期内,公司制定了“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基础设施领域,确立“1539”的发展思路,将致力于提供高质量智库服务以及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发展成为国内一流、面向国际,跨区域、多领域的集成一体化技术运营科技企业集团。“1539”发展思路具体为:

  “5”指深入推进多元化发展、全域化布局、一体化运营、资本化链接、数字化赋能的五化发展。

  “9”指大力实施九项重点工程,包括组织优化与体制创新工程、科技赋能工程、经营提质工程、人才强企工程、安全生产强化工程、风险与内控管理提升工程、品牌与文化建设工程、资本运作工程、党建引领工程。

  作为工程咨询行业内少数完成经营层和骨干员工持股的“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的国有上市公司,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多年市场发展积淀,已发展成高度适应市场化要求的“新国企”。公司以“规范-执行-创新-高效”管理理念为指导,实现“分类、分层、矩阵化”的项目管理和“四统一、一合并”的收入与利润管控,通过建立基于卓越绩效的分层管控全面一体化运行体系,统筹协调生产经营。

  公司紧密围绕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强化风险防控,持续优化生产经营机制,坚持以“专业化分工、平台化运营、单元化核算、定额化管控、一站式服务”的原则,着力提升职能管理机构、科技研发机构和事业运营机构的协同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构建“敏捷前台+赋能中台+柔性后台+多元生态体”的高效平台化组织,推进内部经营信息共享互通,强化经营资源整合与协调统筹。

  报告期内,公司实行大院制改革,将生产分院与省内经营联区合并,整合为经营生产一体化大分院,统筹负责各辖区经营生产一体化工,并进一步授权、赋能,激活业务机构活力;组建成立民航设计院,涵盖民航运输机场、通用机场从选址、可研、设计、施工咨询、竣工试运行(含校飞试飞组织)等全过程综合能力;成立交设建司,加快工程建设产业市场开拓;成立智慧养护公司,提速工程运维产业建设;成立徽智公司,积极开拓区域市场业务。

  目前公司和子公司拥有工程咨询、工程勘察综合、工程设计综合、城乡规划编制等多项甲级资质资信,同时拥有公路工程综合和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甲级、公路和水运工程建设监理甲级以及风景园林、交通规划、造价咨询、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评估等资质,是具有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的综合性勘察设计单位。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标志着设计总院获得公路建设领域的“通行证”,可独立承接各类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业务;取得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进一步拓展了公司的业务承揽能力和业务经营覆盖面;获得商务部“对外援助项目可行性研究单位资格和对外援助项目咨询单位资格”双认定,为深耕国际援助项目咨询服务、开拓境外新业务开启了新的篇章。

  公司在大跨度、景观、高墩和特殊结构桥梁、复杂地形和山岭重丘等特殊地质条件下公路、城市隧道和山区长大隧道等设计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在市政工程、水运、水利、试验检测、工程管理方面具有品牌和专业优势,有较强的科研创新和成(002001)果转化能力;以“互联网+工程”、“互联网+勘察设计”为载体,项目设计中充分应用BIM、云计算、3S、数据库、三维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产品的“可视化、精确化、参数化、协同化”。

  公司累计完成高速公路勘察设计7000多公里,以及以安庆长江公路大桥、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太平湖大桥、芜湖长江公路二桥等为代表的特大型、高技术、高难度桥梁,以龙瀑隧道、明堂山隧道为代表的单向长度500多公里的各类隧道,以引江济淮通航工程、淮河干流航道、芜申运河为代表的航道工程,以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芜湖海螺码头为代表的码头工程,以沙颍河颍上船闸、浍河蕲县船闸为代表的船闸工程勘察设计的骄人业绩;掌握高边坡防护治理、深路堑、岩溶空穴、采空区、软基处理等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以及在工程绿色化、工业化建造、BIM等领域的领先技术;拥有BOT、BT、EPC总承包项目运营和管理的成功经验。目前,工程项目涉及西藏、青海、新疆、广东、云南等20多个省、自治区以及莫桑比克、赞比亚、贝宁、几内亚、利比里亚、印度尼西亚、缅甸、孟加拉、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了面向国内外市场多领域、多元化的经营格局。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科研管理和研发组织机构体系,制定了富有成效的研发激励制度和科研规划,是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行业研发中心、交通运输部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制造研究发中心、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了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智能建造技术研发中心、合肥市桥梁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市港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申报包括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重点实验室在内的9项科研平台(研发机构)的申报,同时建成包含安徽省公路低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装配式桥梁建造与运维工程研究中心、城市更新与交通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绿色建筑研究所等在内的多个新型研发平台。

  2022年公司申报包括中国专利奖、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华夏科学技术奖在内的各类科技奖项共计27项,获包括全球道路成就奖、中国公路学会一等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交通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各类科技奖项在内的奖项10余项;结题科研项目21项,编制并发布标准14项(国家标准图集2项,行业标准3项,地标5项,团标4项);获得专利95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51项,软件著作权专利26项,外观专利2项,SCI论文录用4篇);在关键技术上,“高速公路滑坡灾害智能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成为我省首个交通设计领域项目入选了国家科技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重点任务”,《装配式混凝土桥梁设计与施工-高强混凝土预制空心墩柱》和《装配式混凝土桥梁设计与施工-钢板组合梁》主编的两项国家级标准图集并发布上市,《深部高应力-化学腐蚀耦合作用加锚岩体蠕变特性研究》成为公司首次获批教育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专利《一种钢板组合梁T梁桥》入选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

  公司持续推进数字设计院建设,以“数字赋能增效、智慧创新拓展”为方向,一手抓数字化对主营业务生产、经营与管理的数字赋能,一手抓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拓展创新,提质增效显著。

  报告期内,公司创新工作模式网络化,新基地数据机房投入使用,云平台二期1000个云桌面、12个大型软件计算中心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了公司本部勘察设计业务全面上云,已启动云三期工作并完成方案评审;推进业务工作协同化,利用人工智能(AI)、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结合工程实际深度研发,初步实现了知识库和协同业务系统在所有专业全覆盖,上线智云出图系统,启动了智慧造价系统建设,升级了云外业平台,完成了数字化交付系统试点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协同办公信息化升级和深度智能化,完成基础平台升级、统一门户、数据大屏和督察督办系统等建设工作,推动管理流程深度优化整合;推进营销体系智慧化,启动开发智慧商务平台建设,启动了营销系统、采购系统、后续服务系统等三个对内子系统的开发工作;推进设计研发工作参数化,完成智绘方案测试版开发并试用和电子沙盘系统智能辅助审查项开发。

  公司在长期工作中积累了一支高素质、有活力、专业化的人才队伍,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实行“一岗两衔制+年功累计积分”的人才梯队管理模式,提供多渠道人才晋升通道,不断优化人才的培养、晋升、流动制度;实施多元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及多线条、多层次的绩效分析和改进系统。在提升现有骨干人才积极性的同时,注重持续吸纳新的人才,已形成了梯次分明、系列有序的人才储备,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时注重提升员工的幸福感,满意度,从薪酬福利、业务培训、人文关怀等方面助力员工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持续增强公司对人才的凝聚力、吸引力、竞争力,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进共赢。公司通过不断深化国企改革,人才梯队稳健优越,本科及以上高学历人才占比达80%,稳步上升;高端人才集聚优势明显,现有国家级人才3人,省部级人才33人,各类国家注册类人才1207人次。公司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精干高效的人才队伍,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多年历史沉淀积累,公司形成了“厚德筑道、行健致远”的企业价值观、“专注、共鸣、分享”的经营理念、“守信、尽责、严禁、协作、思危、创新、卓越”的从业精神、“科技创新、质量为本、服务优质、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公司化管理、学院式文化、健康、快乐、公正、分享”企业氛围。尊重知识、尊重技术,提倡工匠精神和精品意识,为公司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动能和活力。

  公司通过多种多样多形式的活动,不断提升员工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报告期内,公司组织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两优一先”评选表彰活动、“七星党建杯”党史党建知识竞赛活动以及多种体育活动、竞技活动、知识竞赛活动。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27.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04%。报告期内,勘察设计类业务(勘察设计、咨询研发、试验检测)实现收入17.86亿元,同比增长19.43%;工程管理类业务实现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7.68%;工程总承包等业务实现收入8.74亿元,同比增长19.06%。

  近年来我国工程咨询行业不断成长壮大,从最初的勘察设计和技术经济分析,到支撑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再到业务多元化发展基本形成智库建设与咨询业务良性互动的新局面。工程咨询设计行业逐步形成了国有设计院、集体设计院、民营设计院和外资合营设计院等产权多元化的行业格局,行业和区域壁垒趋势减弱,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融合发展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主要往具有工程能力的综合化、规模化大型工程咨询公司或工程公司,及特色化、精专化、区域化的方向发展。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备案工程咨询单位有33079家;其中甲级资信单位2030家。平台备案单位职工总人数为369.5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3.4万人。我国工程咨询企业注册地主要分布在华东(8388家)、华北(5633家)、西南(5679家)、华南(5068家)等地,截至2022年12月上述地区工程咨询企业数均在5000家以上,合计占比达到72.78%。

  根据各公司自身的差异和提供服务范围的不同,工程咨询行业的经营方式大体上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般独立的顾问公司或单一的设计院采用此模式。这类公司人员规模大小不等,小公司十几人或几十人,大公司上百人。该类咨询机构业务承接能力有限,主要从事单项小规模咨询业务,承担政府和业主委托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如资源和建设条件调研评价,建设方案选择和技术经济评估论证,提出完整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的还承担项目招标文件的编制和协助配合招标,以及充任业主的工程监理等。

  该类机构一般以工程咨询中的勘察设计为核心业务,既承担项目前期工作,又承担项目设计和有关技术文件的编制,包括完整的符合分阶段深度要求的设计图纸和相应的方案资料,还可提供现场技术服务和工程监理,但不从事工程承包业务。

  该模式多以工程总承包形式存在,其服务范围包括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即从项目投资前期工作开始直至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为止。一般由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所采用。销售模式及流程公司获取项目的方式主要包括投标和业主单位直接委托两种。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属于高技术服务业,长期来看,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将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除了传统的勘察设计咨询业务,近年来,工程咨询市场涌现岀许多新兴业务,不断塑造出新的业务生态。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大力培育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师和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经理专业技术人才。这是国家在建筑工程全产业链中首次明确提出“全过程工程咨询”。2022年工程咨询行业研究报告提到,假设到2025年全过程工程咨询对整个工程咨询行业的渗透率达到10%,且工程咨询行业整体规模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全过程工程咨询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5777亿元,其间年复合增长率为40.8%。

  全过程工程咨询需要整合多领域、多阶段、多专业的综合性咨询资源,集成度强,一体化程度高,“十四五”期间将迎来黄金发展期,行业内企业紧抓机遇。

  数字化是全过程工程咨询,乃至工程咨询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来看,工程咨询是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的专业化服务,行业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广泛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AI、BIM等新技术,推进工程咨询行业转型升级。

  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1233”战略,坚持“一群、两链+数字化+跨界”业务定位,扎实推进健全“高、精、专”专业技术服务与咨询研发业务群,打通以设计为中心的“工程投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和以检测为中心的“工程健康监测+诊断+设计+修复”两条建设与运维产业链,建成基于云计算、大数据、AI及BIM的协同工作平台,积极打造“智慧+”产品/服务,推进向数字化业务转型发展;推动业务向水环境治理、城市建设等横向领域跨界延伸。实现企业、员工、投资者和社会利益最大化。

  2023年公司经营计划是: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在2022年的基础上增加10%-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2022年的基础上增加10%-30%。

  (说明:上述目标为公司2023年度经营计划的内部管理控制指标,不代表公司盈利预测及承诺,能否实现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市场情况、行业发展状况及公司管理团队的努力等多种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请投资者特别注意。)

  公司所属的工程咨询行业的发展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影响较大,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及相关政策具有较强关联性。若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及相关政策出现较动,特别是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变动或者是公路、水运、市政等领域的投资结构大规模调整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未能充分评估对方的信用状况、财务状况变化、未分析应收账款原因,未对应收账款进行及时催收,可能导致公司被动接受应收款项,进而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因勘察、设计等公司经营相关行业发展变化带来的影响,公司若未能紧跟行业经济发展步伐,及时应对变化,经营业务发展与行业经济发展不匹配,新兴产业拓展受阻等,可能导致与同行业其他经营主体相比明显落后。

  因规划调整、资金不到位、业主单位调整等原因,导致前期委托或中标的项目迟迟不能签订合同或项目取消,公司权益无法保障;客户不履行或不全面履行合同支付义务,造成项目亏损、坏账风险,影响公司整体经营效益。

  国家宏观政策、行业发展政策、区域发展政策(规划)等,在体制机制改革、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投资结构、财税、市场准入、行业及区域发展导向等方面有调整或倾向时,会对公司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 和 成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皖通高速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设计总院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7 e世博网址备用登录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