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就是与人见面。”“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来说,与人见面滚子长度,能汲取他人身上的“生命能量”,读书,则能让我们拥有开阔的生命视野浓差腐蚀电池。
在过去的一年,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采访到了众多国内知名的作家、学者,倾听了他们的人生故事钳工锤行星轮,阅读了他们写的书。在龙年新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总结、浓缩这些“大家”的故事,希望给大家的假期生活,提供一些精神“燃料”。
著名历史学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先生已年近八旬,但永远精神矍铄。对于任何话题,葛剑雄先生都侃侃而谈,引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对“天赋”“机遇”和“努力”这“成功三要素”的阐释,他认为,在天赋和机遇的基础上,个人的努力应该被提升到一个价值观的层面,要达到一种信仰的程度。“比如凡·高,他对自己的艺术已经是一种信仰了。比如一个钢琴家,如果他只是为了立业,今天古典音乐不行了,他就搞流行音乐,这样肯定不会名垂青史。你看前两年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个诗人,她说靠稿费根本养不活自己。但是大家承认她,她是以诗歌为信仰的。”
葛剑雄先生在历史地理、人口史、文化史、环境史等诸多领域多有建树,并且因经常向公众输出深刻思想而广受尊敬。葛剑雄先生治学既有全球视野,又有现实情怀,而能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的两本“自选集”就分别是《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特别值得一读。
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界的领军人物王巍,堪称“把努力当作信仰”的典范。王巍是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也是国家“十五”到“十三五”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执行专家组组长。他的新书《听首席专家讲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全面解析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而想要了解中国考古概况,由他任总主编的《中国考古学大辞典》是不二选择。在深厚学养和诚朴谦和的风范之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无论人生在哪个阶段,都奋力做到最好”的拼搏精神。有一个细节:王巍曾经在工厂学钳工,开始练习打手锤时,由于掌握不好要领,“右手执手锤常常打到持扁錾的左手上,打得血肉模糊,疼得钻心”,但他咬牙坚持,持续苦练,技能水平大增。与此同时,只上了一年初中的王巍,不仅“和当时正在上中学的大妹妹学习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以及代数”,还自学了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可以相信,正是这样的精神,最终成就了他绚烂的“考古人生”。
其实但凡在某一领略能做出重大成就的人,一定是在行动上“把努力当作信仰”的人。著名作家张抗抗、刘亮程、岳南、庞余亮如此,著名诗人陈先发如此,著名学者徐俊也是如此,他们一个个都是“励志传奇”。了解他们的人生故事,阅读他们的书,都是一件“最好的事”。
2023年7月,在济南举办的第三十一届图书博览会上,新黄河记者采访了两名与历史写作有关的学者、作家: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的作者熊召政和前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武斌。
书博会开幕的第一天下午,熊召政来去匆匆,他参加了收录其多篇演讲的套书《中国文化演讲录》的新书发布会。他说,这段时日正处于繁忙的写作状态,活动前一晚才从武汉赶到济南,就在来参加这场活动之前,他还在酒店里奋笔疾书。对这场活动,熊召政也没准备充满程式化措辞的发言稿,而是给读者讲了一段他去川西考察的故事。
依然是他擅长写作的历史领域的故事。熊召政说,当年忽必烈经过川西雪山,当时可谓是大雪、冰川,史料记载这场征途有3000多名战士死亡。为了尽可能地接近这桩历史事件,他在忽必烈翻越川西雪山的同一天,重新行走这趟旅程。不过当下的川西却是一片葱绿,不复当年的大雪、冰川。“雪线年,地球就有如此深刻的变化。因此我们写任何历史事件,不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王朝变迁、规章制度,还要研究气候作用于地理的变化。”熊召政说,书本上留的知识和讨论方法很可能是错误的,这就要求作家必须走进历史深处,深入观察和研究分析,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可走。
那天,熊召政说过的话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我是一个孤独的牧羊人。”举办书博会的会展中心人声鼎沸,我却看到了一个孤独的作家和他笔下充满力量的文字。是时候去读一下堪称茅盾文学奖的代表作《张居正》了。
如果说熊召政给人的感觉是孤独的,那么武斌给人的感觉则是繁盛的——他实在是一个太高产的学者了!武斌曾担任过八年的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三卷本《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和六卷本《新编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分别是200万字和480万字的规模。可以说,在这个研究领域,武斌的成果无人可出其右。
因为故宫这个IP太过火热,所以人们更熟悉武斌曾经的“沈阳故宫院长”的头衔剖面图。不过对这段任职经历和成果,武斌却不太愿意多谈,而是重点谈及了这段工作经历对他学术研究成长的影响,比如更加注重历史实物,走进历史现场的研究方法等。
2024年1月,武斌在朋友圈里发布,他共有五本书在本月出版;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他接连参加了三场新书发布活动。其中有两本“姊妹书”看起来新鲜有趣:《西方典籍里的中国》和《中国典籍里的西方》。
2023年8月11日上午,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公布,杨志军《雪山大地》获奖。从此,再谈杨志军和《雪山大地》,他们已经是“茅奖”作家和“茅奖”作品。
获奖消息公布后,新黄河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杨志军。他正在青海采风,也是刚刚得知《雪山大地》获奖。杨志军坦言,获得茅盾文学奖会成为一种长久的喜悦,是鼓励,也是从零开始的鞭策。
“真诚”大概是很多读者喜欢杨志军的原因。早前《最后的农民工》出版时,杨志军来济南参加活动。他离开座位,站到读者面前,分享这部小说背后的创作故事。当时在场的很多读者,一定感受到了杨志军的“真诚”,他没有坐在台上侃侃而谈,而是希望与读者的距离近一点,再近一点部分故障。后来看到《雪山大地》的一些分享活动,杨志军也是这样站在读者面前。
“茅奖”的光环当然会让《雪山大地》的传播方式更加丰富,也会让这部小说得到更多的吸引力。其实,获得“茅奖”之前,《雪山大地》也是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里的一部重要作品。有些读者或许会认为这只是一部时代命题作文,但是杨志军用他真诚的创作态度和扎实的创作功力打破偏见。真正地去阅读文本本身,读者会发现,这个发生在高原牧区的故事会点点滴滴流淌进他们心里。
来济南参加全国考古工作会议上遇到的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副院长方启应该也愿意与读者的距离近一点。全国考古工作会议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会议,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的考古问题都十分专业,全然不同考古纪录片或者一些文化综艺所展示的那样通俗有趣。但是方启愿意在会议间隙向读者解释一些考古问题,比如考古教育与人才培养,科技考古的现状和未来,以及他们作为中国考古事业“中生代力量”的使命感变频调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等。
与读者的距离近一点弹性联轴器,意味着愿意跨过各种各样的门槛与读者分享,意味着愿意自己将自己的专业向外延伸和扩展。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考古专业知识,这种与读者之间的交流都是传播中的重要一环。很多作家或者学者有时候会渐渐失去了读者,不是因为他们停止了创作,而是他们自己拉远了与读者的距离。
友情链接: